用户名 密码 1周内不用再登录 新用户注册 | 升级为VIP会员
当前位置:ICU重症监护网 -> 重症监护 -> 天使风采

ICU里的故事

作者:记者 王旭国 出处:转载

收藏本文章


这里,起死回生


    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住院部高层,有个特殊的大病房,门牌上的科室名字叫“ICU”。它并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病房,而是该院为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生命安全系数而成立的一个特殊医疗机构,其中集中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多学科的医疗专家及经过特殊培训的护士。自2002年ICU成立以来,有许多重症患者在这里延续了生命,甚至是一些已经被医生“判”了死刑的患者。因此,不少患者称这是个能让人“起死回生”的病房。
    护士贾蕊清晰地记得,那是2005年的11月份,湖滨区会兴村一名中年男子遭遇车祸后,多根肋骨骨折,呼吸衰竭。当他被转入ICU病房时,因伤口多、伤情重,浑身严重肿胀变形、变大,连ICU内最大的一张病床都容纳不下他的身体。贾蕊等人急忙电话请求全院紧急会诊,院长梁智斌也立即赶赴病房指挥两位胸外科医生紧急做手术,输血补液。尽管进行了抢救,但患者病情实在太重,医院给患者下达了病危通知书。
    娇小的护士护理这样一个“庞大”的患者非常不易,但贾蕊无怨无悔,坚持每天花费一个小时给患者翻一次身。浑身是伤的患者大便失禁,但爱美的年轻护士贾蕊护理起患者来毫不言脏。此外,她每天要分几十次向患者胃管里打饭3000毫升,几天下来,贾蕊的手都被针管磨出了泡。治疗期间,患者的亲属曾一度决定放弃治疗,但只要有一点生还的希望,ICU的医护人员就绝不放弃。终于在一天凌晨,患者突然睁开了眼睛。后来,患者病愈出院,在其儿子结婚时,他还特意赶到ICU病房给护士们送来了喜糖。
    实际上,在ICU里因受到特级护理而起死回生的病人还有很多。据护士长高金亚回忆,2004年6月,一对外地表姐弟在连霍高速公路三门峡境内遭遇特大车祸,表姐因伤势过重当场死亡,表弟重度昏迷。经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抢救和外二科手术后,表弟被送进了ICU。他每日的饮食起居、日常用品消毒及口腔、皮肤护理等都被护士们包了下来。由于护士们总能在非语言环境中敏锐地察觉到患者瞬间的病情变化,并协同医生及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患者终于在昏迷半个月后苏醒过来,并于一个月后转危为安。    

这里,抚慰精神


    在被转入ICU的患者中,有的人因病重而感到生机渺茫,有的人是因为自杀未遂而被送入医院。因此,在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精心治疗的同时,护士配合进行有效的精神治疗、重新点燃起患者对生的希望,就显得格外重要。
    2004年10月,三门峡市区某超市一名女工因为所生女婴畸形,自感被别人看不起,一时想不开,于是给才几个月大的婴儿喂食了安眠药,之后自己也吞食了600余片各种安眠药欲自杀。由于发现及时,她被送入ICU,经紧急抢救,病情好转,并且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她的婴儿也被抢救过来。尽管如此,她心中的阴影仍然挥之不去。护士苏娟霞等人耐心地与她交流,认真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她讲人生,谈道理,抚慰她受伤的心灵。到后来,医患之间竟胜过了密友、至亲。这名女士幡然悔悟后一再表示,一定要珍爱自己、珍爱孩子,抛却自杀念头。
    护士王艺萍没有忘记,2005年11月,从义马市转来一个24岁的小伙子。
    小伙子服食有机磷后中毒,由于没有特效药物快速解毒,转来时呼吸困难、浑身抽搐,医生给他下了病危通知书。经采取血液透析、灌流、接呼吸机等医疗措施后,患者逐渐清醒过来,但却不愿意继续活下去。他烦躁不安,不但骂人,甚至踢床、踢人,把医护人员都当作“敌人”。但护士们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以姐弟般的亲情去感化他,无微不至地护理他,终于在十多天后化解了小伙子心中的仇怨,让他有了生的力量。半个月后,小伙子病情稳定,被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接受治疗。小伙子在去其他科室检查时,多次特意前往ICU看望那里的“恩人”。
    另外,送入ICU的病人,不少人不能进行语言交流,这就要求护士要敏锐地识别患者的肢体语言,进行特殊的精神抚慰。2005年3月,灵宝市故县镇一位78岁的老人高位截瘫,因气管切开,不能开口说话,在ICU病房内又不能时刻见到亲人,因此情绪格外焦虑。对待这样的病人,护士们经过长时间的磨炼,已经掌握了交流的诀窍。“患者一动口型,手指一比划,我就知道他想说啥,他想要啥,”护士贾蕊说,“因此,这个老爷爷对我们格外满意,并多次对我竖起大拇指。”


这里,充满亲情

    按照要求,ICU病房实行无陪护、保护性隔离治疗和护理,因此,许多患者初入ICU时,非常想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这时,护士们就自然而然地担负起了扮演患者“亲友”的责任。
    2004年底,三门峡市区一位老汉在市中心医院普外科做了肠道手术后转入ICU,不想给父亲交医疗费的儿子离开医院后再也没有回来。老汉痛哭:“儿子不要我了。”面对情绪激动的老人,护士尤晴说:“你就放心吧,我们就是你的孩子,一切有我们呢。”随后几天,尤晴等护士每天从自己家里带饭,亲自喂老人吃。“女儿”们的照顾,使老人格外暖心。病愈出院后,老人多次拄着拐杖赶到医院看望ICU的“女儿”们。
    2004年12月,市区徐老汉因多脏器衰竭转入ICU病房,护理量非常大,但护士们照看得无微不至。在住院的两个月内,徐老汉没有发生褥疮。徐老汉每次见到家属,就竖起大拇指夸奖ICU的医护人员。护士赵秋燕说:“这让我们都不好意思走出病房大门,因为你一出去,在病房外等候的家属就热情得不得了。”虽然老人最终还是在病床上离开人世了,后事处理后老人的儿子还是多次到ICU病房表示感谢,至今还经常到ICU病房看望医护人员。他说:“我老爹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
    2005年7月,山西省平陆县一个4岁的小女孩在做了心脏病手术后转入ICU病房。由于病房规定每天限制家属探视时间,不能时刻见到妈妈的小姑娘不时哭叫,并且一见到粉红色的护士服就哭。但在护士们的精心呵护下,她认下了几个护士“姐姐”。在要转入普通病房时,她死活不让自己的爸爸妈妈抱,坚持要让ICU的护士抱。
    2005年12月初,一个老太太非要护士赵晓蓓去护理她。当时,这名来自陕县东凡乡的老太太在市中心医院做了甲状腺手术后,被转送到ICU,赵晓蓓对她进行了精心护理,老太太格外满意。病情稳定后,老太太要转到普通病房了,坚持要将赵晓蓓带过去。她对自己的子女说:“俺就喜欢这闺女。”


这里,也有无奈

     其实,由于患者身份复杂,病因各异,护士们被患者或其家属误解的事儿也不少。
     2004年6月的一天,一对外地来三门峡打工的夫妻给孩子过生日,去的朋友很多,由于忙于招呼亲朋好友,疏于看护的3岁儿子从3楼窗口坠下,颅脑严重损伤,虽经手术,但病情仍未见好转。其父母探视后感到儿子生还希望渺茫,此后再也不到医院看护儿子。护士赵丹多次给患者家里打电话,但其父母却以“不认识患者”、“你打错电话了”、“我们家没有这个孩子”等理由拒绝到医院。后来,这个小孩终因抢救无效死亡,但家属却拒绝认领。无奈之下,医院只好在报请公安机关并履行有关手续后,对尸体进行火化处理。
    护士顾爱红、靳丽至今仍记得,2005年8月,一位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后的老人被转入ICU。这是位退休老干部,由于手术后病情发生变化,出血多,其家属不理解,说话格外难听。专家经过多次会诊,终于治疗成功。老人在广州工作的女儿此前闹得最凶,其父亲病愈后也最感激,曾多次从广州打来长途电话邀请医护人员去广州玩,并且留下了电话、家庭地址等。
    ICU的医护人员虽然很懂医学规律,但为了病人,他们有时不得不放弃健康,不少人练就了两分钟内吃饭完毕的“本事”,“狼吞虎咽”用在她们身上十分形象。护士们不仅自己吃苦,她们的孩子也经常没人管,因此有时难免发生家庭纠纷,这时丈夫经常会用一句话噎住她们:“我一个人把孩子带这么大,我容易吗?”护士长高金亚难得去接送一次孩子,偶然去一次,孩子却感到诧异,“你咋来了?”很多时候,孩子哭着不要妈妈带。
    这,就是ICU病房,它是起死回生房,它是精神抚慰室,它是温暖亲情屋,它是重症患者最放心的家。
                       (线索提供  高金亚  贾蕊)
发布人:shaoys 发布时间:2006年3月15日
说明:本栏目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涉及了您的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注明作者或删除。

网友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我也来评论:

最新天使风采
相关文章

主办单位:杭州德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护理学会重症监护专业委员会网站协办单位:浙江省人民医院设备科 ;浙ICP备10209442号-3 

联系电话:0571-85065806 传真:0571-85065896 地址:杭州下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电子商务园区费家塘路588号4号楼402-403室

Copyrigh ©2001-2009版权所有_杭州德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本网站法律顾问:汪卓君律师(浙江杭天信律师事务所)

execute:6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