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1周内不用再登录 新用户注册 | 升级为VIP会员
当前位置:ICU重症监护网 -> 重症监护 -> 天使风采

ICU,有个天使在爱你

作者:李伟,张庆祝 出处:转载

收藏本文章

患者家属满怀感激给ICU医护人员送来一面锦旗。
李海玲幸福的三口之家。
李海玲细心检查病人的病情。

引子

深夜1点多,电话铃声骤响。

李海玲猛地惊醒,翻身坐起,一把抓过电话。

“主任,下午收治的那个病人,恶性心率失常,正在插管复苏。”电话里,解放军401医院ICU(重症监护)病房值班医生的声音格外急促。

“我马上就来。”

丈夫祝长耀也跟着醒了,问:“又去加班啊?”

“嗯。有个病人出现了紧急情况。”李海玲手脚麻利地下床穿衣。

“这么晚,我开车送你。”祝长耀随便披了件外套。

街上空寂无人,车开得很快,十来分钟,就到了医院楼下。叮嘱丈夫一句“你自个先回家”,李海玲抬腿就往病房跑。

一晃,李海玲在重症医学科干了12个年头。半夜三更抢救病人是家常便饭,要想让她歇下来,大概只有等她退休了。祝长耀不知抢救啥时能结束,也不好去问个准信,他抽着烟就在车里打起盹来,像往常一样等妻子完事。

不知睡了多久,迷迷糊糊的祝长耀听见妻子敲车窗轻声道:“好了,回家啦。”

祝长耀赶紧打开车门,抬眼一看,天已大亮,李海玲满眼血丝,沐着晨风的清寒,身子微微发抖。

李海玲上车的第一句话是:“抢救过来了。”继而眉眼弯弯,笑得那么舒心。

2000年的夏天,那个晚霞瑰丽的傍晚,祝长耀牵着妻子李海玲的手,走在细细软软的金沙滩上。他们的女儿在前面撒欢地奔跑。两人默默不语,任那一份细腻的情感在彼此指尖流淌滋长。

“长耀……”李海玲开口说话,却欲言又止。

“海玲,说吧!”祝长耀侧过脸看着妻子,接着道:“即便你不说,我也能猜到三分。”

“好吧。”李海玲深吸一口气,像鼓足很大勇气似的说:“我要调到重症医学科(英文简称亦为ICU),去当副主任了。”

“在干部病房不是挺好吗?”

“医院每次抢救危重病人,都临时从各专业科室抽调医生,这样做,效率不高,常耽误抢救的时机。”李海玲顿了顿,又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医院决定组建重症医学科,开设ICU病房。前几天,领导找我谈话,让我先摸索摸索,看能不能整出点名堂。”

“关键是你自己怎么想?”

李海玲挺起胸膛,带着几分自信,很认真地说:“ICU在国外很多医院早已普及,但在国内还刚刚起步,是一门很新的学科,发展潜力和空间比较大。”

“也就是说你想去?”

李海玲没有正面回答,稍带歉意地说:“不过以后我会很忙,顾不上这个家喽。”

“你想干就干吧,我肯定不拖你后腿。放心吧,在家里,我还能顶片天呢。”

李海玲用劲捏了捏丈夫的手,含蓄地表达亲昵和感激。

重症医学是跨门类、跨专业的综合学科,在我国医学界起步较晚(中华医学会在2006年才发布重症医学科建设指南和标准),而该科的4名医生,包括李海玲都是专科医生。在重症医学面前,他们基本是懵懵懂懂的,当时还面临着没有可遵循的规范化制度、没有可借鉴的经验、没有独立医学教材等实际困难。

医院领导把李海玲放到这个位置上,可不是矮子里面选将军——将就,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李海玲从山东医科大学毕业后,先在医院当了几年心内科医生,后来又在干部病房诊治疑难杂症,临床经验丰富。最重要的是,李海玲肯钻研、爱学习,身上积攒着深厚的家学传统。

李海玲的母亲兄妹6个,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了4个大学生,其中她三姨是清华大学毕业,舅舅郭华东还是中科院院士。李海玲考上大学第一年,舅舅郭华东千里迢迢跑去学校看她,送给她人生中第一本英语字典,一脸严肃地叮嘱:“唐代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大医之学,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中西医学各有千秋。这本英文字典,有助你参阅西方医学典籍。你呢,要当名好医生,就一定要精勤不倦。”这本字典,李海玲保存至今,舅舅说的这句话,也深深地铭记于心。

1988年,401医院选送李海玲到第四军医大学进修一年。那会,李海玲的女儿 才1岁多,正是嗷嗷待哺、咿呀学语的时候。李海玲一狠心,把孩子丢给丈夫,眼泪汪汪地上了火车。那一年,李海玲一门心思学习,也就在过春节时回家看了看女儿。虽说深造重要,但母亲的心柔肠百结,怎能不牵挂相距千里的女儿。那会,打个电话也费劲,祝长耀就用录音机录了一盘女儿说话的磁带,寄给李海玲。录音中,女儿一口一个“妈妈好”“妈妈我想你”,李海玲眼泪扑簌簌打湿了书页。

到了重症医学科,李海玲求知的欲望更加强烈,学习任务也更加繁重。“到了这里,我不能只是一名专科医生,我只有把心、脑、肝、肺、肾等人体每个脏器的急危重症都搞明白,才敢在抢救危重病人时作出准确而恰当的诊断。”

2005年7月,当了5年副主任的李海玲接替前任,成为重症医学科主任。时任副院长、后来又当了院长的魏立刚从德国留学归来,找来李海玲,鼓励她:“2000到2005年,是你们科室打基础练本领的阶段。而这2005年往后,希望科室在你的带领下,学科建设能有显著提升,奠定重症医学在整个医院的技术水准。”

时光匆匆,言犹在耳。外人不定清楚,但祝长耀知道妻子李海玲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或许看看下面的成绩单,便可略知一二。401医院重症医学科现具备或掌握“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技术、经口气管插管术、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危重病人CRRT技术、危重病人纤维支气管镜、BIS监测、有创动脉压监测、膀胱内压测定、胸肺物理治疗”等多项核心技术。李海玲结合危重病人的救治实践,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2011年当选为全军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在祝长耀的印象里,2005年以前妻子李海玲回家时常抱怨的是:“唉,最近又没收什么病人。”

“没病人不是挺好吗?你也轻松啊!”祝长耀很是不解。

“你不懂。我们现在收不到病人,不是因为没有病人,而是因为医院兄弟科室对我们科室的技术力量不放心,不敢把重病号转到ICU病房来。”

“那怎么办?”

“急也急不来。等科室树立起好口碑,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李海玲说着,猫进书房去了。很多时候,家里的柴米油盐都是祝长耀在张罗,李海玲下班回家,继续一头扎进她那些医学典籍和论文中。有时,半夜一觉睡醒,祝长耀一看书房的台灯还亮着,李海玲还在那忙乎,就劝她:“这么晚了,早点睡吧。”

“还有一点点,看完这一节就睡。”

祝长耀知道拗不过妻子,给她泡杯参茶搁到桌上。看着她俯身案头的身影,心里格外疼惜。他想想自己能做的,就是不要让她在家事上分心。想当年,祝长耀也是军人,在野战部队干得风生水起。他和李海玲结婚后,常常不是李海玲在医院值班,就是他在部队值班,两个人都照顾不上家里的老老小小。过日子,夫妻俩总得有一个顾家的。祝长耀想了想,于1993年转业到地方,现已在一家公司任地区经理。

2006年8月的一天,李海玲欢欢喜喜地回家,一进家门就跟丈夫说:“长耀,今天有个病人写了封感谢信来。”

祝长耀在看报纸,头也没抬地说:“你连锦旗都收到过了,感谢信不是很平常么?”

“呵呵……这感谢信可是从台湾寄来的,意义不一般哦。”李海玲从包里拿出那封信。祝长耀展信一读——

解放军401医院领导大鉴:

第一次踏上青岛,万万没想到是在以下的情况下又匆匆离开。愿下次再访青岛时,能好好欣赏青岛之美,重温401医护团队给予我们的再造之恩。

6月9日早上6点30分,接到表弟从青岛来电,得知外子(注:丈夫)尤向泽昏迷不醒,已送到解放军401医院一个多小时仍未苏醒,且情况不容乐观,要做最坏的准备!真是晴天霹雳!我一夜辗转反侧未合眼,莫非是心有所感!

第二天飞到青岛,我提着行囊直奔解放军401医院。

外子尤向泽直挺挺地躺在ICU的病床上,和死人没有两样,全身插满管子,四周是各种监控仪器,眼睛蒙着纱布,脸上戴着氧气罩……当下简直把我吓呆了!这样子的人能生还的几率有多少?是否会成为植物人?又或许终生卧床?不下四五次,我告诉医师们,如果真是如此,宁可放弃急救和治疗,因为那样活着已失去生命的意义和基本的尊严。但是ICU的医师们,就是不放弃任何可能的机会,仍尽全力抢救来自台湾的尤向泽。其精神着实令人感佩!

就这样,尤向泽在重度昏迷了8天后,终于从鬼门关回来了,病情一天天的好转。虽然这期间也有过许多次的危急,但在医师们及护理人员的细心照顾下,外子尤向泽的病情渐渐稳定,且在7月2日早上终能搭机飞回台湾继续治疗,并在7月22日出院回家了。

外子尤向泽现已能正常饮食,生活起居也渐能自理,记忆也稍能片段连贯,体力和精神更是进步不少。家人和朋友都感到惊讶!他能恢复得这么快,真是感谢老天。外子这次生病,能在祖国得以保住小命,因为有这么一群有爱心、耐心和高超医术的医疗团队。我们会永远感谢贵院的恩惠,定当铭记在心。

最后,我要感谢ICU的李海玲主任、刘宏医师、任红贤医师、顾晓峰医师、黄红丽护士长等全体医护人员。如果没有他们不眠不休的照料,外子尤向泽绝无法平安地度过这次的劫难。再次感谢401医院和领导,仅以此函表示我及家人的万分感激。

祝 大家平安快乐

台湾同胞张美淳 敬上

2006.08.07

读完信,祝长耀也替妻子高兴:“可以嘛。表功表到家里来了。”

“不是表功,是和你分享。”李海玲把丈夫手头的烟掐灭在烟灰缸里,说:“我知道你这些年也不容易。没有你在背后支持,我在ICU也干不了这么久。以后啊,你少抽点烟,等咱退休了,有个好身板,多出去转转。”

大概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兄弟科室每次做大手术,都会跟ICU病房预定床位,好确保病人手术后在ICU度过危险期。人家看重自己,自己更要尽心尽力。一有危重病人,李海玲更是冲锋在前,忙得跟个陀螺一样。

2008年8月15日,女儿就要进京念大学,李海玲一家三口到饭店小聚。刚点上菜,筷子还没动,手机就响了,医院通知:一名战士重症有机磷中毒急需抢救。李海玲放下筷子,打车赶回ICU病房,给战士上呼吸机、插管洗胃、血液透析、处理消化道出血……第二天,忙了整整一夜的李海玲走出病房,取出手机准备给女儿打个电话,发现7个未接电话和1条短信,电话是丈夫打的,短信是女儿发的。女儿说:“妈妈,女儿已经出发去北京了。我不责怪妈妈,相反,我以有你这样一个时刻关心病人的妈妈感到骄傲。妈妈,女儿爱你。”读完短信,李海玲心中一半是欣慰,一半是愧疚,女儿成长中的各种剪影在脑海里闪现,她长大了,懂事了。抢救的那名战士叫梁江波,康复后到科里看大家,听见李海玲说话,很耳熟,就走过去说:“你是主任吧,虽然我不认识你,但我听声音知道是你。那会儿抢救时,我虽然昏迷,但听见你一直在很焦急地喊我的名字。”进了ICU病房的病人,大多要么神志不清,要么用了镇静剂,基本不知医生在忙乎什么。而此刻,病人一句“虽然我不认识你,但我听声音知道是你”,让李海玲心里满满当当地温暖。这件事,李海玲跟丈夫祝长耀唠叨了好长一段时间。

2010年,52岁的戚道勋因手术后出现呼吸衰竭转到ICU病房,经抢救康复后出院。前不久,他带着妻子来科室当面感谢ICU的医生。他走到李海玲面前说:“主任,我是戚道勋啊,你不认识了?有空到我家去喝崂山绿茶啊。”李海玲才猛地认出他来,看到他那么健康,格外高兴,孩子般地找出相机,说:“太好了,太好了,气色这么好啊!来,给你夫妻俩拍张照。”事后,李海玲把照片拿回家给祝长耀看,说:“看吧,这病人恢复得真不错。”

翻开李海玲几本厚厚的“危重病人记录簿”,里面详细记录了她自到重症医学科第一天起,收治的2300余例病人的病情衍变、化验结果、治疗经过以及各级会诊方案。也并不是所有躺进ICU病房的病人都有上述几个患者那么幸运,能醒过来。每天都与徘徊在生死边缘的病人相处,李海玲是坚强的,她必须冷静地给予病人最妥当的处置;但她同时也容易感伤,因为生命之脆弱,因为医者仁心之悲悯。

李海玲时常惦记的一个病人是海军军官厉保卫。自他2004年2月14日住进ICU病房起,带着呼吸机、插着胃管,已在这躺了整整8年。

“他厉大叔,今天怎么样?”每天李海玲一上班,就来看他。照顾了他这么多年,李海玲也知道厉保卫在想什么,时常安慰道:“别伤心,高兴点!你要好好活着,看着你闺女考上大学,还要等她穿上婚纱。”

厉保卫眨了眨眼睛,点头的意思。他患有运动神经元病,开口不能言,手脚不能动,全身上下除了眼睛和嘴巴能动一动,四肢早已瘫痪萎缩。不知该庆幸,还是更觉生之磨难,厉保卫身子虽成枯木,意识却相当清醒。

人生到底要有多绝望才能叫绝望!在厉保卫躺着的8个春秋里,他双亲溘然长逝,妻子患乳腺癌在2009年春节前撒手人寰。曾几何时,绝望和无助是厉保卫心头拨不散的重重阴霾,但李海玲和她身后的医护团队,在死的边缘播种生的希望,让厉保卫坚强地活下来,让他看着女儿厉娜从梳着辫子的黄毛丫头,长成一个即将步入大学校门的花季少女。

厉娜在上高中参加军训时,看着那些战士教官,终于第一次触摸到父亲作为军人曾经有过的威武和挺拔。她给父亲写了一封信,说:“爸爸,你一定要等我长大。”

厉保卫未曾踏出过ICU病房半步,需要时刻带着呼吸机。在厉保卫等待女儿长大的年头里,李海玲为他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护理措施。2000多个日日夜夜过去,护士换了一茬又一茬,对他的关怀一直在传递。ICU的医护人员在长期的照料中,根据厉保卫的表情和眼皮眨动的微小动作,用手机编写短信,与他进行交流沟通,了解他的需求。8年来,厉保卫没得过褥疮,也没有患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连发烧都只有屈指可数的两三次,加上营养均衡,身体也胖了。李海玲对厉保卫说:“你要感谢党和军队,是党和军队把你养活到今天。”

读懂生命之重,才能看淡时光之轻。岁月于厉保卫而言,就那么悄无声息地静静溜走,回忆起来满心伤感,剩下的只有惦记。2012年的春节,李海玲带着护士们,在厉保卫的病床上挂起红红的小灯笼,让他也感受过年的气氛。上高三的女儿厉娜来看他,跟父亲说:“爸爸,海玲阿姨是妈妈找来的天使,她不仅把你照料得很好,还给了我一双坚强的翅膀。我会越飞越高,马上就要飞进大学校园了。”

每每和丈夫聊起厉保卫,李海玲总是不胜嘘唏,感慨良多。躺在ICU病房的病人绝大多数并不像厉保卫那样,还能保持清醒。他们昏睡在黑沉沉的生死边缘,已经不能感知外部世界的存在。每天早晨8点半,李海玲穿上白大褂、戴上听诊器到ICU病房,对每一例病人进行巡查问诊。巡查中,她会问前夜值班医生,每个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等详细的体征数据,并用听诊器仔细辨听病人体内脏器情况。这样的巡查,除非她出差在外地,其他时间,无论周末,还是节假日,甚至正月初一,李海玲都从未间断。

“到现在为止,她把这个工作习惯坚持了近30年。所以呢,有什么长假,她也留在青岛,每天上午会到病房看一圈。有时,我想拉她,带上女儿出去旅游一下,都没机会。”祝长耀和旁人说起,心里还是隐隐有些遗憾。李海玲也知道丈夫的不满,她很无奈地说:“有什么办法呢,我们手里攥着病人的生命,盯紧一点命就有了,松一松命就没了。每天早晨巡查一次,我心里才踏实。”

去年,401医院在开展医德医风建设活动时,政委许成安让李海玲用亲身经历,好好给大家讲一讲,如何用高尚的医德对待病人。李海玲想了想回答:“心不如佛,不可以为医。对待患者,就应常怀慈悲之心。”

一个周末下午,祝长耀陪着李海玲去拜访了她一个朋友的工作室。

工作室在青岛奥帆中心,装修得古典雅致。坐在工作室里,可以透过巨幅的落地窗,看到不远处碧波荡漾的大海。工作室里,几名女工做着盘扣,手工缝制一些富有中华传统特色的服装。房间氤氲着淡淡清香,音乐似水一般轻悠地流淌。李海玲跟丈夫说,她很喜欢这种感觉,喜欢这种慢下来的节奏。

“那你也慢下来呗。整天那么忙,何苦呢?”祝长耀说。

“科室事多,哪能说慢就慢的。”李海玲苦笑道。

“你就是操心的命。”祝长耀说。

“我不操心,留不住人啊。”李海玲说这话时,脑海里不由自主地闪过科室里每一名医护人员的面孔。比如那个护士庄金兰,刚到ICU病房上班没几天,就在一次下班后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号啕大哭一场。

为啥哭?在ICU病房工作太苦太累。

ICU病房是封闭式的,除了家属偶尔的探视,平时不允许外人进来,病人的一切护理工作都是医生护士在做——抢救、治疗、吸痰、翻身、叩背、喂饭、擦身、洗头,清理大小便、血迹、污迹、分泌物,常常弄得一身味道。这就是别人眼中的白衣天使?庄金兰和许多刚到ICU病房的护士一样,心里落差挺大。

哭归哭,辛苦归辛苦。最后庄金兰还是留下了,而且从2004年一直干到现在。让她留下的原因是,这个科室是个温暖大家庭,虽然工作苦点累点,但心里舒坦。2006年,庄金兰到北京301医院进修期间,姐姐病了,接着母亲又病重。李海玲就带着庄金兰的母亲检查问诊,再安排住院,又让科室的同事们帮着照料。这样,庄金兰当然倍感温暖。

在科里,李海玲常念叨“医护一家亲,科室一家人。”“ICU病房住的都是危重病人,从抢救、治疗到监护,哪一环都很重要。我只有让科室的每个人都安心工作,才能确保病人得到精心的护理和最好的治疗。”李海玲站在这个立场,科室每名成员工作上的事、家事,里里外外的事,只要她知道的,她都要操心。科室女医生林慧艳说:“主任就像个大家庭里的婆婆,我们也爱和她聊聊家长里短。”

前些年,科里的护士长黄红丽与丈夫两地分居,两人为了谁能调到谁那边去一直意见不统一,一度闹到要离婚的地步。李海玲听说这事后,找来夫妻俩语重心长地做思想工作,帮助他们分析各种情况的利弊,最终让护士长的爱人高高兴兴地随妻子调到青岛工作,一家团圆。还有位女医生和男朋友处了两年,因为一点矛盾谈崩了。李海玲把她男友请到科里,让他了解自己女友的工作情况,体谅她的工作压力,劝解两人和好如初,甜蜜地走上婚姻的红地毯。

医生娄云鹏作为一名基层部队的军医,2010年被送到401医院进修,在重症医学科实习。娄云鹏很有悟性,学什么上手很快,还肯吃苦,经常通宵达旦在科室加班。李海玲格外惜才,三番五次找院领导协调,好不容易才把娄云鹏从海防团调到本科室工作。娄云鹏来之后,李海玲得知他女友是学护理的,就想:“让两人在一起多好啊!”李海玲又帮着安排娄云鹏的女友来医院应聘合同制护士。这对有情人也可以天天厮守在一起了。

丈夫祝长耀有时也埋怨她:“海玲啊,我只要求你像对待你的病人和你的同事一样对待家人,我就满意了。”还真是这么回事,有一次,李海玲老母亲心脏病发作,想着女儿本来就是心内科医生,就让女婿陪着到医院去找女儿看看。可到了女儿的科室,李海玲那个忙,一上午都在连轴转,就把母亲搁那儿一上午。还是母亲明白女儿,就说哎呀,海玲太忙了,我自己到门诊看吧。想想这些,李海玲说,要感激家人对自己一路的无私支持。

2012年2月14日,祝长耀郑重其事地送给妻子一个桃子。李海玲嗔怪:“过个情人节吧,你也不懂浪漫,送个桃子是什么意思哦?”祝长耀呵呵一笑说:“这是长寿桃,这么多年,你时常加班熬夜,够辛苦的。吃个长寿桃,你身体健健康康,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发布人:apple味儿 发布时间:2012年6月15日
说明:本栏目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涉及了您的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注明作者或删除。

网友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我也来评论:

最新天使风采
相关文章

主办单位:杭州德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护理学会重症监护专业委员会网站协办单位:浙江省人民医院设备科 ;浙ICP备10209442号-3 

联系电话:0571-85065806 传真:0571-85065896 地址:杭州下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电子商务园区费家塘路588号4号楼402-403室

Copyrigh ©2001-2009版权所有_杭州德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本网站法律顾问:汪卓君律师(浙江杭天信律师事务所)

execute:78.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