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1周内不用再登录 新用户注册 | 升级为VIP会员
当前位置:ICU重症监护网 -> 技术交流 -> 技术交流 -> 帖子:“ICU病房何错之有?”
收藏此帖

帖子主题:ICU病房何错之有?

楼主:shaoys [2009/4/28 23:02:04]
ICU病房何错之有?
  在近来已曝光的不同医院的数起“天价医药费”纠纷中,尽管患者病情不相一致,但都属于极难治愈的危重患者,且都经历了长期的ICU治疗。ICU——这种抢救重症病人的特殊科室——最为稀缺也最为昂贵的医疗资源,大规模用于终末期病人是否合理?由此引发的医患纠纷,在暴露国内医院普遍的体制性问题的同时,还有哪些更深层次教训?(2006年05月07日 《财经》杂志) 

    看病难的原因之一,是医院在利益驱动下乱收费,其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大概还是主要的。说到底,ICU病房也不过是医院中的“重症监护病房”,它能够自动乱收费吗?ICU病房的种种错位,折射出医疗体制、伦理与法律的深层次问题。这些问题的责任在于“错位”,而并不在于设备。由此看来,所谓的“ICU困境”,只不过是一个伪命题。假设,现在所有医院取消ICU病房,是不是就能够步出“困境”了呢? 

    ICU,英文全称“Intensive Care Unit”,国内称“加强医疗病房”或“重症监护室”,其实质是通过多学科合作、调动一切软硬件资源对重症病人实施治疗和抢救。ICU往往需要强有力的仪器装备和人员配备,代表着医院的最高综合抢救能力和护理水平;临床上多脏器衰竭、多发性损伤等危重病人的抢救,基本都在ICU内完成。ICU内高强度的人工护理、先进医疗器械及药物的使用,以及多学科专家的联合诊疗,使得进入ICU即意味着“高消费”。 

    即便如此,也不能让ICU承担医院在抢救病人的过程中多收费、乱收费的责任。特别是在哈尔滨、深圳等地医院“天价医疗费纠纷”中暴露出来的ICU管理混乱,动辄多收病人十几、二十万,这已经不是什么“高消费”,而是涉嫌欺诈犯罪!病人在生命垂危之际,将自己的所有托付给医院。医院如果借此机会以高消费为名,巧立名目,行敛财之实。这不是乘人之危,落井下石,又是什么?如果这样“故意”的医院、这样“故意”的医生还不是罪犯,真可谓天下无贼了! 

    当然,犯罪嫌疑人有权为自己辩护。但是,管理混乱,分解收费,甚至无中生有,财物不清等等均为不正常的非法手段,绝对不是合法的辩护词。这已经形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为手段,骗取病人的钱财了。这与所谓的ICU“高消费”风马牛不相及。乱收费涉及到的是违法犯罪。 

    据我所知,有条件的大中型医院,毫无例外都设有“重症监护室”(ICU),这对于危重病人的抢救和监护是有利的。应该指出的是,即使ICU的收费高于其它病房,也与这次哈尔滨、深圳暴露出来的“多收费”性质不同。何况,医院的“多收费”并不只限于ICU,没有ICU就能杜绝医院“多收费”?我看未必。 

    所谓ICU困境只是托词。事实上,没有医生的推介,病人也不会知道什么是ICU。ICU病房的种种错位,责任并不在于那些危在旦夕的患者,及其家属对亲人的感情。而在于怎么杜绝医院借机进行的违法犯罪。如何来监督、制约、打击医院中存在的违法冲动?这才是非常现实、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际上,并没有慢性病患者或者老年人愿意自动入住昂贵的ICU去“高消费”,除非慢性病急性发作迫不得已。至于有医学界权威人士说,像哈尔滨“天价医药费”事件中死者翁文辉那样的病况,正是属于不该收入ICU的病人。那么请问,是不是更需要追究医院的不负责任?假设需要在ICU抢救的病人无钱可交,医院也不会让他在ICU住下去的。 

    总而言之,无论那个国际医学界的共识,都不可能纵容明目张胆的乱收费。不管有没有ICU。事实上,国外危重病人消耗在ICU消费,带来巨大压力是由保险公司承担的。面对专业保险公司对医疗费用的审核,医院也不敢乱收费。 

    (冯虚御风) 


普通帖 多彩帖[注册用户可以发表多彩帖]
标题:(50个字符以内)

回复内容

快捷键:Ctrl+Enter(提交回复)

主办单位:杭州德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护理学会重症监护专业委员会网站协办单位:浙江省人民医院设备科 ;浙ICP备10209442号-3 

联系电话:0571-85065806 传真:0571-85065896 地址:杭州下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电子商务园区费家塘路588号4号楼402-403室

Copyrigh ©2001-2009版权所有_杭州德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本网站法律顾问:汪卓君律师(浙江杭天信律师事务所)

execute:8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