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1周内不用再登录 新用户注册 | 升级为VIP会员
当前位置:ICU重症监护网 -> 重症监护 -> 护理常识

苄胺唑啉外敷治疗钙剂外渗的疗效观察

作者:冯琼英,游泳华,袁本聪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收藏本文章

  儿科低血钙(血清总钙<1.8 mmol/L)常需要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但由于钙剂刺激性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输注钙剂外渗是儿科经常遇到的问题,尤其是新生儿及1岁以内的小婴儿更易发生,对我科自2001年1月~2005年8月发生的33例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隐性外渗的患儿使用苄胺唑啉湿敷渗出处,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3例患儿均为输钙过程中或静脉推注钙剂后,局部皮肤出现肿胀、硬结,范围逐渐扩大,第2天后皮肤硬结上发紫,还可见白色索状钙化灶,其中硬结小者0.3~1 cm,最大者可达2~5 cm,但未发生皮肤坏死,33例患儿中男22例,女11例,新生儿15例,1岁以下13例,1~3岁5例。

    1.2  方法  当观察到钙剂渗出后,将苄胺唑啉10 mg加入生理盐水20 ml中,浸湿于无菌纱布上,湿敷渗出处,待纱布稍干后用同样方法反复湿敷,直至皮肤肿胀、硬结消失,皮肤颜色恢复正常为止。

    2  结果

    本组33例患儿经使用苄胺唑啉湿敷1~2天后皮肤肿胀、硬结逐渐变软,皮肤颜色由紫红色逐渐变浅,3~4天后硬结完全消退,皮肤颜色恢复正常,其中2例硬结范围较大者经过上述处理,2周后硬结消失,皮肤颜色恢复正常,全部病例出院后随访1个月均未发现局部皮肤的不良反应,在湿敷过程中患儿未出现不适。

    3  讨论

    由于婴幼儿不合作,皮肤娇嫩而菲薄,血管壁薄,易破裂,加之危重患儿往往有局部微循环差、水肿等情况,在使用刺激性强的钙剂时容易出现外渗、外漏情况,在钙剂外渗入皮下后,由于其系高渗液体刺激局部毛细血管发生收缩,导致局部皮下组织缺血坏死,同时钙盐沉积于皮下,加重局部组织的缺血缺氧性损害,最终可能导致局部皮下组织萎缩,在头皮部分出现不长头发,而本组采用苄胺唑啉外敷治疗,疗效较好,其机制可能是苄胺唑啉为α受体阻滞剂,能扩张微血管,改善微循环,从而减轻或消除毛细血管收缩,改善局部皮下组织的缺血缺氧性改变,减轻皮下组织的坏死萎缩,同时在血管扩张后,局部血循环好转的情况下,也可增加钙离子向细胞内的转移,减少钙盐在间质中的沉积,从而更进一步减轻钙剂外渗后的严重后果,因此,对钙剂等刺激性强的药物引起的外渗,及时用苄胺唑啉湿敷是较好的选择,但最好的办法还是在治疗护理的过程中,加强观察,提高穿刺技术,尽量避免高浓度液体外渗或外渗的液体量尽量少,尽快发现,及早处理,防患于未然。

  作者单位: 641400 四川简阳,简阳市人民医院儿科

发布人:onetwofree 发布时间:2006年12月27日
说明:本栏目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涉及了您的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注明作者或删除。

网友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我也来评论:

最新护理常识
相关文章

主办单位:杭州德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护理学会重症监护专业委员会网站协办单位:浙江省人民医院设备科 ;浙ICP备10209442号-3 

联系电话:0571-85065806 传真:0571-85065896 地址:杭州下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电子商务园区费家塘路588号4号楼402-403室

Copyrigh ©2001-2009版权所有_杭州德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本网站法律顾问:汪卓君律师(浙江杭天信律师事务所)

execute:58.594